找到相关内容1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大乘起信论》与华严宗缘起思想之比较

    。……谓诸事法,与理非异,故事随理而圆遍,遂令一尘普遍法界;法界全体遍诸法时,此一微尘亦如理性,全在一切法。  也即是说,事本相碍,大小等殊,自性各异,理则包遍一切,如空无碍,以理融事,全事如理。...

    习细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3841694.html
  • 华严发菩提心章

    摄无碍交参自在。略辨十门。一理如事门。谓事法既虚相无不尽。理性真实体无不现。此则事无别事。即全理为事。是故菩萨虽复看事即是观理。然说此事为不即理。二事如理门。谓诸事法与理非异。故事随理而圆遍。遂令一尘...

    法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0643250.html
  • 种姓之本有、新熏之诤

    关系时,认为此法种子可以寄存于彼法之上。同时也把八识混同说为能缘识而无明细区分,这都是同于经部而随于经部的说法。固而后人也评价他的唯识说是随理而非随教。   另外于《集量论》中,他对见相的...

    寂肇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273996.html
  • 华天之再兴唐武周世之破佛

    ,水与波为一体,波有清浊之别,而其湿性则断然无别。更就事理别论之:随理而言,真如本体之上,元无情与非情之别;反之随迷情而说,则有情与非情,区别历然,于非情则疑为无佛性;故从理则水原无波;从迷则波无水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378957.html
  • 寺院礼仪

    自在、随处自在、随时自在、随理自在,那么,我们自己不就成了观自在了吗?   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  我们可以没有金钱、没有爱情、没有学问,什么都可以没有,但是不可以没有慈悲。一般人只是对喜爱的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2639389.html
  • 任继愈《中国佛教史》(7)

    与理非异,故事随理而圆遍,遂令一尘普遍法界;法界全体遍诸法时,此一微尘亦如理性,全在一切法。”就是说,事本相碍,大小等殊,自性各异;但理则包遍一切,如空无碍,以理融事,全事如理。由于诸事含容一理,所以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047046.html
  • 华严法界缘起思想在大乘解脱论中的真诠

    显示法法相遍相容之普融无碍,此即第三观“周遍含容观”所开显之道理境界。周遍含容观,即事事无碍法界观,此观是以事望事,使观全事的理,都能随事而一一可见,再使全理的事,随理而一一可容;然后一多才能无碍,大小...

    胡春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1355782.html
  •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判教

    坚持现象刹那存在。它分随理行经部和随教行经部,格鲁派依随理行经部,从认识论方面认为无常法全面显现于现量,而常住法则显现于概念思维,无常法和常住法两个概念是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同义词。  唯识学派,也叫“瑜伽...

    索南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1468820.html
上一页12下一页